振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振奋小说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第2/2页)

“蜀王、湘王,也经常上疏,问朝廷讨要人才。”
  
  蜀王镇辽东,湘王镇交趾,都需要大量基层官吏去治理地方,需要大量读书人去教化百姓。
  
  解缙那边就不用说了,帮助南洋十五国建立学政体系,需要的读书人就更多了。
  
  可是在这个年代,愿意去边疆,愿意出海的人还是太少了。
  
  “秦王和燕国世子每次派遣使者过来,第一件事情也是要人。”    “即将建成的晋国,需要的读书人更多。”
  
  “安西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
  
  “在这种混乱的地方,思想体系完整厚重的理学,反而更能保持自我。”
  
  “还能反过来去同化别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什么就容易亲近什么。
  
  帖木儿帝国、金帐汗国、穆扎法尔国……都是伊教化的蒙古人。
  
  他们虽然还认同蒙古这个概念,可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文化,都与当初的蒙古帝国没什么关系了。
  
  明人去了安西,学习安西本地文化,过上几十上百年那他就是安西人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朝廷必须要想办法强化华夏文化的教育。
  
  佛和道是肯定要去的,这是之前就说好的。
  
  之所以现在没动静,是因为强敌环伺,不想过分刺激本地宗教。
  
  一旦等秦晋两国站稳脚跟,佛道两教就会跟进。
  
  但华夏是世俗化的国家,不可能靠宗教思想来治理国家。
  
  就需要有世俗学派过去。
  
  让大同思想过去?
  
  别开玩笑了。
  
  就现在的大同思想过去,会被冲烂的。
  
  别说是安西,就算是炎洲、殷洲等地,目前都不适合推广大同思想。
  
  必须要用原滋原味的华夏传统文化,才能抵挡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
  
  数来数去,能承担得起这个任务的,只有理学。
  
  前面已经说过,理学是发展两千多年的儒学,与佛教碰撞之后的产物。
  
  在应对宗教冲击方面,它天然具有优势。
  
  毕竟它确确实实压倒了佛教和道教。
  
  把它丢到安西和那里的思想进行碰撞,想必是非常精彩的。
  
  先用理学思想去教化蛮夷,使其华夏化。
  
  然后再用大同思想整合过来,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就目前来看,大同思想对华夏以外的地方来说,太超前了。
  
  人家要么还处在原始社会,要么还处在封建奴隶时代。
  
  那些封建主和奴隶主,能接受的了这个思想才见鬼。
  
  领先半步是超前,领先一步会扯着淡的。
  
  所以,这个任务理学是最合适的。
  
  听完他的分析,老朱虽然还是很不乐意,却也不再反对。
  
  “你们两个也大了,这事儿自己看着办吧。”
  
  朱标却很支持:“如果真能让百万理学门人走出去,对大明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不过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商榷,尤其是不可强迫他们去。”
  
  朱雄英说道:“我已经有了计划。”
  
  他的计划很简单。
  
  就在理学大儒们又一次上书,试图游说朱雄英的时候,他终于开口:
  
  “大明分封诸侯国,正值用人之际,真有能力何处不能施展才华?”
  
  “当年长春子以七十余岁高龄,西行万里求见成吉思汗,为道教求得了发展的契机。”
  
  “你们与其用语言来游说我,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们的用处。”
  
  这还是皇家第一次正面回应理学的请求,理学大儒们非常兴奋,连忙再次上书。
  
  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朝廷打压理学,诸侯国也不敢用我们啊。
  
  这话正中朱雄英下怀,立即下旨:
  
  “云南、交趾、西域、辽东、北方草原,乃至南洋、秦、燕等地,都不得阻挠理学门人出仕。”
  
  他还特意给诸多藩属国国主写信,要求他们一视同仁的对待理学门人,不可歧视。
  
  这下理学门徒再无话可说。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家其实都知道了朝廷的打算,就是要让理学走出去。
  
  替大明教化四方。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大明对待佛、道两教的手段。
  
  先是打压,然后引导两教向四方传教。
  
  简直一模一样。
  
  那么理学派系对此是什么看法呢?
  
  他们心情很复杂。
  
  搁以前他们肯定不愿意,什么玩意儿就让我们去蛮荒之地搞教化?
  
  我们要的是主政天下,是引导华夏前进方向。
  
  但现在,他们已经没这个心气儿了。
  
  尤其是看看佛道两教现在的情况。
  
  庙观遍布大明势力影响范围内。
  
  各少数族群的部落,几乎都有传教的和尚、道士身影。
  
  很多部落甚至已经集体皈依了两教。
  
  对于大明的后续政策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两教也因此获得了数不清的好处。
  
  可以说,两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时代。
  
  理学要是按照朝廷的计划,去边疆、去藩属国,不说能再次兴盛,至少不会被打压的没有生存空间。
  
  很多理学门人,选择了出去试一试。
  
  也有些理学门人,心中憋着一口气,朝廷不是看不上我们吗?
  
  那我就证明给你看。
  
  于是,也出发去了边疆或者藩属国。
  
  还有些人,想出去但找不到门路,又害怕被骗,犹犹豫豫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朝廷再次给出消息。
  
  但凡想出去的,可以找衙门报备,朝廷会给他们一个妥当的安排。
  
  还可以去各藩属国的使节馆求职,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直接去那里任职。
  
  对于各藩属国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纷纷派人前来大明,开出了优厚条件,吸引人才加盟。
  
  解缙更是广发信函给自己的好友,邀请他们来南洋开创全新局面。
  
  这一下,更多人选择了走出去。
  
  不过总的来说,选择走出去的依然只是少数。
  
  华夏人的乡土思想是非常重的,轻易不会离开家乡。
  
  就算离开了,终有一天也会回来的。
  
  这就是所谓的叶落归根。
  
  但凡有一点办法,没人愿意背井离乡。
  
  不过到了这会儿,他们也不好意思再抱怨朝廷了。
  
  不是没给伱们机会,而是你们自己不愿意。
  
  就算他们抱怨,也很难再获得其他学派的同情。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陈景恪又对理学来了一场大型的PUA。
  
  他找了许多人,在报纸上贬低理学。
  
  然后话锋一转,你们这么差劲儿,皇上仁慈不嫌弃你们,愿意给你们机会。
  
  你们还不赶紧抓住,还不知道感恩,简直忘恩负义。
  
  活该被打压。
  
  大明周报,作为官方媒体,还是唯一的报纸。
  
  其影响力自不用提。
  
  不管真相是啥,反正现在大家都开始用异样目光看理学门人了。
  
  这让一众理学门人别提多憋屈了。
  
  再也没人提朝廷打压的事儿了,也再没人上书要求皇帝重用理学。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来到了年尾。
  
  就在大家以为,明昭二年平稳落地的时候,朱雄英的一道圣旨再次掀起了波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