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振奋小说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第489章 大型pua现场 (第1/2页)

朝廷好不容易才将理学赶出朝堂,现在朱雄英却要任用他们。
  
  这自然引起了众人的不解。
  
  朱雄英解释道:“理学兴盛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
  
  “大明数百万读书人,都学过理学思想。”
  
  “朝廷不能只是简单的打压,然后就置之不理了。”
  
  “将这么多读书人边缘化,是非常不负责任,也是极其危险的事情。”
  
  “景恪曾经说过,大批读书人找不到出路,就会在民间结社……”
  
  “最后垄断基层权力,成为国家发展的阻碍。”
  
  “那些理学门徒无法步入朝堂施展才华,必然会心怀怨愤。”
  
  “早晚有一天会酿出大祸。”
  
  老朱冷哼一声道:“敢结党,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马娘娘没好气的道:“就知道杀杀杀,把嘴闭上听雄英好好说。”
  
  老朱悻悻的道:“不让说就不说,谁稀罕,哼哼。”
  
  这样的场景几乎三天两天就上演,众人也早就习惯了。
  
  朱雄英继续说道:“惯性的力量不可忽视,理学兴盛百余年,华夏的文化制度都已经形成了惯性。”
  
  “打压它简单,要捧起一个新学问很难。”
  
  “从理学到大同思想,不亚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个转变需要十年乃至二十年时间才能完成。”
  
  从夏商到周,在文化、制度上是一个大转折。
  
  周公召公用了百年时间,才完成了周礼的建设和普及。
  
  汉朝前面几十年采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
  
  汉武帝雄心壮志,想要变无为为有为,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
  
  于是他就找到了儒家。
  
  当时的儒家传承数百年,门生遍布天下,儒家提倡的礼仪也深入人心。
  
  即便如此,汉武帝加儒家,也用了十几年时间才完成这个转折。
  
  现在大明面临的情况也类似。
  
  皇家变革的决心倒是十足,对国家的掌控力还要超过汉武帝。
  
  但大同思想却远不如那时候的儒家。
  
  即便陈景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凭借自己一個人,就超越儒家无数先贤的成就。
  
  不论是思想的完整性还是影响力,都无法和当时的儒家相提并论。
  
  这就意味着,朝廷想要扶持大同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同思想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对其进行完善,需要时间传播……
  
  十年二十年能完成,就已经不错了。
  
  在此期间,朝廷就需要其他学说,来为大同思想打辅助。
  
  老朱不高兴的道:“那也没必要用理学吧?好不容易才将他们打压下去,就不怕他们反噬?”
  
  朱雄英耐心的道:“所以,才要将他们往四夷和藩属国引导,让他们去外部发挥作用。”
  
  “就如唐朝时期,佛教的影响力才是最大的,其次是儒家。”
  
  “可是在李唐皇室的支持下,道教是第一显学。”
  
  “我们也可以效仿唐朝,在中央以大同思想为核心,在地方以儒家各学派为枝叶。”
  
  “还有佛道两家,虽然已经远离政治,但在教化人心方面依然有着巨大的作用。”
  
  如此一来,大同思想可以通过朝廷的扶持,逐渐扩大影响力。
  
  毕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读书人为了当官,为了当大官,必然会选择学习大同思想。
  
  同时也给了大同思想完善自己的时间。
  
  还有一句话朱雄英没有说。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大同思想还不能成为显学,那干脆也别扶持了,任其自生自灭吧。
  
  这番话说的非常有道理,老朱也认为很稳妥可行。
  
  但这种事情,必须要考虑陈景恪的意见。
  
  尽管大家都知道,朱雄英肯定早就和陈景恪商量过,可在形式上老朱还是询问道:
  
  “景恪你觉得如何?”
  
  陈景恪笑道:“此事就是我给陛下提的建议。”
  
  老朱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问道:“你给咱说说,是怎么想的?”
  
  陈景恪说道:“方才陛下说的那些,我就不重复了,只做个补充。”
  
  “我们提出大同思想,并不是要和华夏文化做切割。”
  
  “而是一次顺承。”
  
  “大同思想是在华夏既往思想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拓展出来的新思想。”
  
  “可是我能力学识都有限,无法完美的将华夏文化融为一炉。”
  
  马娘娘鼓励道:“华夏文明传承数千年,非一时之力就能研究清楚的,你缺的就是时间而已。”
  
  “若再给你二十年时间,我相信大同思想定然能完美无瑕。”
  
  陈景恪心道,您老人家是真看得起我,弄成这样已经是我能力极限了。
  
  强行深入,恐怕会弄巧成拙。
  
  不过他也没有解释,而是顺着她的话说道:
  
  “正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我此举也正是要借助诸学派的力量,让他们主动来帮我完善大同思想。”
  
  华夏文化太厚重了,靠自己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对它的重新诠释和整合。
  
  必须要借助众人之力才行。
  
  所以,陈景恪从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引各家学派入局。
  
  他的大同思想其实就是个框架,各学派都可以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将自家的学问套进去。
  
  曹端要用人权二象性,重新构建理学的底层逻辑,就是一种体现。
  
  等于是,他们出力帮陈景恪完善大同思想。
  
  至于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听话。
  
  很简单,利益。
  
  朝廷采用大同思想治国,不听话的就打压。
  
  其他学派想发出声音,就必须主动来学习。
  
  有些人会选择直接更换门庭,也有些人会选择改造自家学派的思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陈景恪也不会当甩手掌柜,他是最终的裁决者。
  
  各派重新诠释过后的学说,都要经过他的审核,得到他的同意才能推行下去。
  
  总之一句话,陈景恪试图用一个框,将整个华夏文化给框进去。
  
  他要的也不是大同思想下的教条主义。
  
  而是大同框架下的百花齐放。
  
  既然要引人入彀,那就不能将别人的路堵死。
  
  要引导着他们前行。
  
  这其中理学又是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正如前面朱雄英所说,大明六百万读书人,基本都学过理学思想。
  
  理学门徒少说也有三四百万之多。
  
  把这些人拒之门外,那简直太愚蠢了。
  
  引导着他们去基层,去偏远的地方,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陈景恪继续说道:“理学独显百多年,不但在大明深入人心,即便是在四夷也拥有广泛影响力。”
  
  “朝廷打压理学,也会让各部无所适从。”
  
  “而且就这么放弃理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优势,也非智者所为。”
  
  “所以我觉得,朝廷在打压理学的同时,也应该放开一道口子。”
  
  “让他们去四夷、去藩属国,从事各种工作。”
  
  “如此既能疏导理学门徒心中的怨气,缓解他们和朝廷的矛盾,又有助于教化四方。”
  
  “正所谓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就是这个道理。”
  
  朱标不禁颔首道:“此乃老成持重之言也。”
  
  马娘娘夸赞道:“景恪心胸宽阔啊。”
  
  陈景恪谦虚了几句,又接着说道:“解缙数次给我写信抱怨,说他在南洋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