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转进东南 (第2/2页)
有着来自政坛和民间的支持,让德国首相的统治权变得更加稳固。在这样的情况下,别说是一战已经损失了大量将领的容克贵族了,哪怕是一战前巅峰时期的容克贵族阶级,都要费一番手段才能重新拿回自己的权力。
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之后,德国首相总算是没了后顾之忧。
作为德国新任陆军总司令,他可以轻易的向陆军下达自己的指令,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全绕过统帅部。
那些在统帅部和参谋部的容克贵族将领们,面对着这样的现状也根本无可奈何。
没办法,手中掌握着军权,政权和民众支持的德国首相,手中的权力确实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撼动得了的。
12月14日,经过德国统帅部门的友好协商,最终一致投票通过了德国首相所提出的进攻苏达林格勒的计划。
德国首相在当天的演讲中慷慨激昂的表示,这次的进攻目标除了攻克苏达林格勒这座极其重要的城市之外,也要趁机南下攻占整个高加索,占领那里的油田和工业基地。
只要切断了高加索到莫斯科的生命线,俄国的其他地区会损失大量的能源和物资供给,胜利的天平仍然倾斜在德国一方。
德国首相这么说也不是胡编乱造。根据俄国之前公开的一些消息,基本可以确定高加索是俄国非常重要的资源产地。
高加索拥有整个俄国接近86.5%的石油储备(当时,不是现在)、65%的天然气储备和56.5%的锰矿,可以说是目前俄国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地。
如果损失了高加索,俄国那些不知道从哪来的坦克也将彻底丧失动力来源。坦克这种东西,没了石油也不过是不能动的铁疙瘩罢了。
而且德国还能通过高加索和中东地区取得联系。长远一点来说,如果在苏达林格勒的进攻比较顺利的话,德国还将拥有一定规模的军队可以进攻中东,破坏英国和澳大拉西亚非常重要的石油资源产地,波斯湾。
德国首相越想越激动,并且迫不及待的向统帅着德国装甲集群的古德里安发去电报,要求古德里安率领着第二装甲集群迅速南下,在基辅休整短暂的时间之后,会师东进前往苏达林格勒。
古德里安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整个人完全都是懵的状态。他完全没有想到,莫斯科的失败没几天的时间,统帅部就已经向他的第二装甲集群制定了新的计划。
但问题是,统帅部的这群家伙到底有没有考虑到他的第二装甲集群设备和物资的损耗以及士兵的疲惫程度?
虽然坦克兵不需要自己走,但问题是坐在坦克里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服。
特别是12月份,莫斯科的严寒对这些坦克兵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坦克内部的空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宽阔,甚至某些地方设计的比较狭窄,非常考验士兵的灵活性。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招收坦克兵的时候,普遍要求身高保持在一米七以下的原因。
毕竟只有那些个子比较矮的士兵,在这种比较狭窄的环境下才会更加灵活。
甚至对于整个战场来说,个子越小的士兵存活率也会越高。毕竟个子越大,敌人可瞄准的目标也就会越大,这也会无形中增加被敌人命中或者被流弹命中的几率。
古德里安所率领的第二装甲集群现在在哪呢?
他们正位于莫斯科南部的图拉,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处。
第二装甲集群部署在这里,除了防备敌人的坦克部队对德国主力军队绕后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寻找可以突袭到莫斯科后方的机会。
但可惜的是,整个莫斯科战役以来,俄国人并没有给德国装甲集群进行闪电战的机会,双方的坦克部队更多的是互相之间的消耗,以及俄国坦克部队的老六行为。
从图拉到基辅再到苏达林格勒的距离,已经超过了2000公里,对于疲惫不堪的第二装甲集群来说绝对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哪怕中途可以在基辅休整一段时间,但也不可能抵消德国士兵心中的疲惫和劳累。
更重要的是,莫斯科战役失败没几天就着急发动苏达林格勒战役,这让古德里安十分疑惑,甚至有些不解。
他们完全可以精心准备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调集更多的装甲部队和火炮部队,在武器装备上保持全面领先,然后再去考虑进攻苏达林格勒的事情。
毕竟苏达林格勒虽然没有莫斯科那么重要,但也绝对是俄国在东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了。
甚至可以说,莫斯科,圣彼得堡和苏达林格勒,就是目前俄国在东欧地区最重要的三座城市。
草率的发动对苏达林格勒的进攻,这确定是统帅部能够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吗?
殊不知,也正是因为苏达林格勒的重要性,才让德国首相在莫斯科战役失败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进攻苏达林格勒。
毕竟光是苏达林这三个字,就足够让德国首相暂时性的丧失理智。
除了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之外,正在从莫斯科撤向后方的德国中部集团军群的部分火炮部队也收到了这样的命令。
和古德里安一样,不少的将军表达了异议,但也只能乖乖的执行命令。
毕竟表达异议和直接抗命可是完全两种概念,对于此时的德国军队来说,他们还没有直接违抗军令的想法。
德国这边正在准备着对苏达林格勒的进攻,而同盟国这边,此时已经对莫斯科的胜利开始了庆祝。
当然,最开心的自然是英国人了。
用俄国人的巨大伤亡打赢了德国人,这笔买卖对精明的英国人来说,那可谓是大赚特赚。
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对整个同盟国来说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不仅打破了德国军队强大不可战胜的金身,也让德国两线作战的局面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