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振奋小说 > 穿在1977 > 第545章 能赚好多钱

第545章 能赚好多钱

第545章 能赚好多钱 (第2/2页)

我给你出个点子,合理合法合规,还特别受广大读者欢迎,最重要的是,能够持续不断为单位增加收入,一年能赚几十万的那种,你看要哪个。”
  
  何青生呆呆地看着他,过了两三秒,突然转头看着许启珍,“我有没有听错?”
  
  许启珍这时候也不笑了,满脸狐疑地看着陈凡,“一年赚几十万?还源源不断?还合理合法合规?”
  
  何青生迅速回过头,眼里满是希冀,“你没说错?真有这种办法?”
  
  顿了一下,他又眉头微皱,“你该不会是想另外开一本新杂志吧?这样倒也是个办法,只不过,我跟你说,一本杂志可没那么好办……”
  
  陈凡点燃一支烟,轻轻摇头,笑道,“不是办杂志,也没多少投入,就是需要一批有经验的老作家。”
  
  “一批有经验的老作家?”
  
  何青生眉头又皱紧了几分,“要多少?”
  
  陈凡想了想,“大概十几个吧,不过也可以由《江南文艺》杂志社的编辑们兼职,或者说,编辑还更合适些。”
  
  何青生一听,眉头顿时松开,什么一批?他还以为要很多人呢,原来才十几个而已。
  
  别说省城的作家,单单杂志社的编辑就有这么多,小事儿!
  
  当即豪气顿生,“说来听听。”
  
  陈凡揶揄地看着他,“就选这个?”
  
  何青生撸起袖子,点了点他,“就选这个。”
  
  “好。”
  
  陈凡干咳一声,说道,“其实很简单,作协以前不是经常举办文学创作学习会吗,你找人把以前的一些资料翻出来,剔除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挑选出真正的干货,哦,干货就是有用的意思。
  
  然后改编成写作教材,做成可以函授教学的那种,课程名称就可以叫做‘文学创作函授班’。”
  
  “文学创作函授?”
  
  何青生满脸古怪地看着他,“这样就能一年赚几十万?”
  
  怎么没见其他哪个函授学校一年赚几十万?
  
  陈凡笑了笑,“具体能赚多少,要看您这边准备安排多少人来干这个活儿。如果只有几个人,肯定只能赚得少,但是应该也能有个几万块。
  
  要是安排的人多,十几万、几十万,绝对没问题!”
  
  他这个主意可不是空穴来风。
  
  80年代初,温州的《文学青年》杂志社,搞了一个文学函授创作中心。
  
  这东西如果只在本地区办,是招收不了多少人的,能凑几百个就顶天了。
  
  虽然当时心怀文学梦的很多,可绝大部分都是叶公好龙,或者说在当时的人看来,文学创作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许多人因为自卑、或者畏惧身边人的眼光,总不敢去追梦。
  
  所以为了招生,当时这个函授中心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文汇报》上面打一个招生广告。
  
  文汇报那可是全国发行的大报,每日发行量都有好几百万,而且受众又正好将那些文学青年囊括在内。
  
  结果怎么着?
  
  爆了!
  
  广告打出去,原本只计划招收2000名学员的函授中心,不到一个星期,便收到一万两千多封报名信。……信里还夹着10元的学费。
  
  按照当时的寄信速度,估计这些全都是包邮区的文学爱好者。
  
  随着时间延长,报名人数飞速涨到两万多人。
  
  吓得函授中心紧急开会商量对策,一边再次打广告,宣布招生名额已满,求求不要再寄报名费啦。
  
  另一边抓紧时间退钱,甚至将原定10元一年的学费退了一部分。
  
  因为人太多,账上的20多万真的吓到他们。
  
  就一个地级市的文学杂志,曾几何时见过这么多的钱?!
  
  之后这个函授学校一连办了好多届,每年固定招生1万人,直到后来,文学梦退潮,经济大潮来临,才见好就收。
  
  眼下虽然不是80年代初,少了恢复高考招生之后的几届大学新生,看上去似乎文学青年的数量比不得几年后。
  
  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先是断了好几年的文学杂志纷纷复刊,引得渴望文学已久的知识分子争相购阅,促使销量月月走高。
  
  接着恢复高考,极大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学习热情。
  
  最后一个,低到令人发指的高考录取率宛如一盆冰水,浇灭了许多人考学的激情。
  
  如果这时候推出一个不需要考试、只要交点报名费就能学习一整年的文学创作函授班,……猜猜有多少人会疯?!
  
  事实就是,几年后、温州的那个函授中心仅有一次面授班开课的时候,有一个内蒙的中学老师,不远千里去参加函授中心的面授之前,全村的老百姓都是敲锣打鼓、杀牛宰羊地为他送行。
  
  因为村民们认为他能到南方参加学习文学创作,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那几年前的现在又如何?!
  
  如今到处都缺人,同样的文职岗位,一个说自己高中毕业,另一个多拿出一本文学创作函授毕业证,谁机会更大?!
  
  另一个,反观江南作协、《江南文学》杂志社,一个是省级作协分会,一个是省级文学刊物,能动用的资源远远不是《文学青年》所能比拟。
  
  所以毫无疑问,陈凡口中的几十万,真不是瞎吹牛。
  
  看着皱眉思索的何青生和许启珍,陈凡身体后仰,靠在沙发背上,笑道,“呐,何叔,要是你不做这个事的话,不如给我来做,作协成立一个文学函授学校,反正我的级别也够,就让我来当这个负责人。
  
  然后这个函授学校的所有开支都由我来负责,亏了算我的,要是能赚钱,我也不多要,跟单位对半分,怎么样?”
  
  “不怎么样!”
  
  何青生白了他一眼,“怎么着,你还想搞承包不成,想也别想。”
  
  他说的可不是小刚那个村子,其实62年在山东、70年代上半期在福建部分地方,就短暂实行过这样的政策,只不过时机不对,他们都熄火了而已。
  
  所以承包这个词不是之后才有,而是很早之前就有了。
  
  顿了两秒,他仰起头笑道,“不就是个函授培训学校吗,这点责任我还担不起?行了,这个事我同意了,明天你拿个章程出来。”
  
  陈凡黑着脸,“我可不参加,我就是提个建议。”
  
  何青生沉吟两秒,“只要策划书,两条白金龙。”
  
  陈凡一拍大腿,“成交。”
  
  何青生抬起头,满脸微笑地看着他,“再加两条白金龙,顺便给我写个评奖规则?”
  
  陈凡伸出一个巴掌,“一起五条包干。”
  
  何青生:怎么还涨价了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