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振奋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260章:君臣不合,请找苏良;久晴不雨,赵祯祈雨!

第0260章:君臣不合,请找苏良;久晴不雨,赵祯祈雨!

第0260章:君臣不合,请找苏良;久晴不雨,赵祯祈雨! (第1/2页)

大庆殿内。
  
  官员们都是一脸懵。
  
  官家留下一句“朕主意已定”,然后甩袖离去。
  
  群臣都知这是气话,不由得纷纷看向两府相公,想知接下来到底是要继续等还是散朝。
  
  首相文彦博一脸无奈。
  
  欧阳修、唐介、包拯、王尧臣四人依旧是一脸正气,若官家执意筹建重骑兵,四人定然还会上奏反对。
  
  当下,除非令双方都有台阶下,不然很难平复这场矛盾。
  
  文彦博朝着偏殿望了一眼,发现一名小黄门站在拐角处朝其点了点头。
  
  他立即会意。
  
  这说明官家还未曾离开,等着群臣给他一个合适的台阶。
  
  此事当下还未传出大庆殿。
  
  若传出大庆殿,那恐怕又要成为民间风传的一桩朝堂闹剧了。
  
  赵祯显然也不想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文彦博走到最前方,待所有人都看向他,他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先待在原地,莫大声喧哗。
  
  群臣皆会意。
  
  而后,文彦博看向苏良,道:“景明,要不你去找官家说一说?”
  
  整个大殿内,最讨赵祯喜欢的官员便是苏良,且苏良总是能想出一些令人意料之外的好主意。
  
  苏良想了想后,微微点头。
  
  一旁,王尧臣听到此话,一把抓住苏良的衣袖,道:“景明,切记,理大于天!”
  
  欧阳修、唐介、包拯三人听到此话,也都跟着附和道:“理大于天!”
  
  文彦博一巴掌打掉王尧臣的手臂,并瞪了四人一眼。
  
  当下的朝堂,贪官奸臣倒是少了。
  
  但执拗的一根筋官员却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这样的官员,确实能干,但有时那股较真劲,也能将人气个半死。
  
  不远处。
  
  夏竦望着苏良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觉得苏良此去若是顺着官家,则是他得利;若逆着官家,便是去找骂。
  
  ……
  
  约一刻钟后。
  
  苏良面带笑容地走了过来。
  
  就在文彦博准备开口问苏良结果如何时,不远处传来一名小黄门尖细的声音:“廷议继续!”
  
  众臣皆是又惊又喜。
  
  苏良一下子便能将官家劝回来,这是大家都未曾想到的。
  
  他们本以为苏良会去谈一谈条件,然后再回来与群臣商量是否能答应官家的要求。
  
  哪曾想官家直接就回来了。
  
  群臣纷纷站回原位。
  
  然后,便见赵祯面带微笑地走到御座前方。
  
  赵祯环顾下方,干咳一声,然后高声道:“刚才,是朕有些气急,实不该甩袖而去,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啊?
  
  众臣都有些懵,皆是一脸不可思议地望向苏良。
  
  他们想不明白苏良到底说了什么,竟能让向来好面子的官家回来便致歉。
  
  赵祯接着说道:“朕细细思索后,觉得当下筹建一支万人重骑兵确实太耗国力,但重骑兵又不可没有,朕打算结合刚才范相提出的建议,先成立一队五百人的重骑兵,待国力允许之时,再视情况增加,众卿以为如何?”
  
  文彦博迅速出列,高声道:“臣无异议!”
  
  夏竦看向苏良,皱起眉头。
  
  他想不通苏良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在短短一刻钟内,不但能使得官家心甘情愿地道歉,而且还能令其一下子就妥协了。
  
  这种能力,比张贵妃的枕边风都要厉害。
  
  此刻的夏竦,并不敢再强硬坚持。
  
  若将官家再气得甩袖离去,那便是他的过错了。
  
  并且,当下官家还是站在他这边的,并未放弃筹建重骑兵。
  
  只要此策未被废弃,他便有大功。
  
  文彦博转脸看向后面的王尧臣、欧阳修、唐介、包拯四人。
  
  意思很明显。
  
  官家都将一万重骑兵降为了五百人,你们若再执拗,那就是过于顽固了!
  
  三司使王尧臣大步走出,拱手道:“官家,臣无异议,刚才是臣心急口快,御前不敬,望官家惩罚!”
  
  一旁,欧阳修、唐介、包拯三人也同时拱手,道:“臣无异议,臣在御前不敬,望官家惩罚!”
  
  紧接着,群臣尽皆拱手,道:“臣无异议!”
  
  官家已经给了台阶。
  
  谁再不识趣,那就真的是太不通人情了。
  
  赵祯点了点头。
  
  “廷议政事,朕与众卿都难免有脾气,但凡是为了国事,争吵两句,并无大碍。不过,自即日起,朕保证不会再甩袖而去,但众卿也绝不可张口便请辞!”
  
  “臣遵命!”
  
  众臣齐齐拱手,心中对官家的尊崇又增加了几分。
  
  这份心胸气度,实乃圣君所为。
  
  “那……今日便议到这里吧,散朝!”赵祯说罢,便离开了大庆殿。
  
  官员们纷纷散去。
  
  待出了大庆殿,文彦博、张方平、吴育等相公都来到苏良面前,道:“景明,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苏良微微一笑,道:“保密!”
  
  保留一定的神秘感,才能让自己在朝堂拥有更多话语权。
  
  苏良知晓作为台谏官要耿直。
  
  但更知晓,要想在朝堂地位稳固,必须要让别人看不透自己。
  
  如此一来,别人才不敢轻易招惹他,才能够减少更多麻烦。
  
  群臣虽没打听到苏良劝谏的内容,却明白了一个道理:君臣不合,请找苏良。
  
  其实,苏良的谏君内容并不复杂。
  
  他只阐述了两个事实。
  
  其一,此事若交给百姓评判,绝对是赵祯输理。
  
  因为筹建一万重骑兵,相当于再养二十多万步兵,在当下确实是劳民伤财。
  
  若三年无战,民间绝对是骂声如潮。
  
  赵祯尤为在乎百姓对他的看法,也自知坚持此事的缘由是:私大于公,故而细想后,便不会再固执。
  
  其二,此事之争,认错才是赢家。
  
  认错不但能得贤君之名,还能先培养五百重骑兵,而后缓缓图之。
  
  赵祯深知为君之道。
  
  经过苏良略加提醒后,自然知晓如何做才更有利于皇权稳固,更有利于大宋江山稳固。
  
  苏良能解决此事,源于他非常了解赵祯,不但了解他的性情,更了解他的处事逻辑。
  
  ……
  
  三月十六日,天晴不雨。
  
  三月十七日,天晴不雨。
  
  三月十八日,天晴不雨。
  
  ……
  
  田地干旱,麦苗缺水,旱情越来越严重。
  
  若三月份一直不下雨。
  
  整个京东路、河北路、开封府这一季的庄稼恐怕就要绝收了。
  
  三司使王尧臣一脸绝望,不时望向天上耀眼的太阳,喃喃道:变法一年所得恐抵不上一场旱灾所失,真是太难了!
  
  开封府的百姓们开始使用各种方式求雨。
  
  有请道士驱旱魃求雨,有寻巫师以舞求雨,有将蛇、蜥蜴、青蛙放在龙王庙或城隍庙求雨……
  
  方式多种多样。
  
  与此同时,民间开始传出一些流言。
  
  其中传播范围最大,百姓相信最多的便是:此番旱情乃是全宋变法违背祖宗之言所致,故而上天给予警示,必须立即停止变法,不然灾害可能更加严重。
  
  在当下,这样的传言特别能令人信服。
  
  不但百姓相信,读书人、士大夫官员们,甚至当今的官家都相信。
  
  因为“天人感应”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
  
  皇帝违背天意,上天便降下天谴;若开创太平盛世,上天便会降下祥瑞。
  
  诸如像地震、星变、水灾、旱灾、蝗灾等。
  
  皆为天谴。
  
  皇帝除了要解决问题。
  
  还要深刻反省,纠正为政得失,甚至写罪己诏。
  
  苏良听闻这些流言后,第一反应是先找到王安石,让他尽量少说话。
  
  若王安石再将那句“天变不足畏”讲出来,恐怕就要真的要被贬出开封府了。
  
  当下。
  
  苏良要普及“天灾乃自然之象,与人事无关”,根本不可能。
  
  ……
  
  三月二十日清晨,赵祯再次下诏。
  
  将在三日后再次祈雨。
  
  这已经是赵祯本月来第三次祈雨,若再不下雨,那他恐怕就要真的写罪己诏了。
  
  甚至变法进程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旱情。
  
  对江山社稷的破坏性实在太大了。
  
  当年,宋太宗执政之时。
  
  开封府曾受到旱灾与蝗灾的双重破坏。
  
  太宗皇帝多次祈雨而不得,最后恼怒之下,写了一封诏书给首相吕蒙正。
  
  “天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谴。”
  
  意思是:天谴降临,是朕失德,若三日后还不下雨,伱们就把朕焚之祭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