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长辈 (第2/2页)
“倦侯向诸县征集粮草的时候,是不是希望立刻得到满足、送来的越多越好?”
“当然。”
“这也是朝廷的想法,一纸令下,哪个郡县准备的又好又快,郡守、县令立功,准备得迟,或者数额不足,则是重罪。所以,一旦预料到会有征发,各地都要提前准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韩孺子终于明白了,“先是齐王叛乱,后有匈奴人侵边,大家都以为这会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战争,因此要多多囤粮,以应对朝廷日后的征收。”
“正是如此。”
“官府强行征粮,以至各地暴民作乱,朝廷派军平乱,又是一场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战争,于是各地更要囤粮,仓中有粮也不敢发放,怕的是明年、后年无粮可用。”
卓如鹤点头,“还有一点,朝廷不稳,乱象已成,官民皆有自守之心,人人都想为自己储备一点粮食,如此一来,粮价更贵,大楚似乎有粮,又似乎没粮。”
“满仓粮草足够供应边疆大军,为什么朝廷不肯拿出来使用,非得让我从神雄关周边征发呢?”
满仓在神雄关三百里以外,不属于镇北将军的总督范围,但韩孺子还是多次请粮,满仓却只肯按惯例每月供应少量粮草,甚至比不上周边的一个小县。
“满仓是帝王之仓,非大楚之仓、非楚军之仓、更非百姓之仓,只有……天子也感到饿的时候,才会动用。”
“没有百姓就没有楚军,没有楚军就没有大楚,没有大楚——又何来的天子?”
卓如鹤起身,向倦侯拱手行礼,“倦侯睿智。”
一名仆人进来,卓如鹤道:“大将军到了,请倦侯稍候,我去迎接。”
韩孺子独自坐在厅内,还是没明白卓如鹤到底想说什么,这种时候,他觉得自己尤其需要杨奉。
杨奉留在倦侯府内,没有跟来。
没多久,韩星进来了,独自一人,没有随从,卓如鹤也没有跟来。
韩星是宗室长辈,韩孺子起身相迎,韩星笑道:“想不到马邑城一别,竟在一座小县衙内重逢,唉,整整一年,我唯一正确的决定就是让镇北将军去守碎铁城,换一个人,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若没有大将军的支持,我与数千楚军早已经埋骨碎铁城了。”
韩星让镇北将军总督碎铁城、神雄关及周边十县军务的那项任命至关重要,没有它,韩孺子想要服众,会更加困难。
韩星笑着点头,坐到椅子上,示意韩孺子也坐下,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一封公函,放在桌上,推给韩孺子,“镇北将军应该需要这个。”
这是一封调遣令,命镇北将军回京向兵部、大都督府报告边疆军情。大将军韩星自己不能无故回京,但是可以将麾下的将军送回京城。
韩孺子起身致谢,他的确需要这纸调令,否则的话,他在京城的身份终究是个麻烦,全因为宫内不肯批复奏章,才暂时无事。
可这不是韩孺子来此与大将军相会的真正原因,“我写的信,大将军都收到了吧?”
那些信是杨奉写的,韩孺子都看过,加盖的也是他本人的印章。
韩星点头,“我真是老了,居然还能碰到这种事情,诸子争位——谁出的主意?”
“据说是一些望气者,他们说服了太后。”
“唉,世事难料,就在十几年前,谁敢稍微表露出一点对帝位的关心,哪怕是私下里表露,哪怕只是问一声皇帝安否,都有可能惹怒武帝,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现在倒好,皇帝还在宫里呢,‘争位’这种说法竟然能够堂而皇之地四处传扬,谁也不觉得这是大罪。”
“大楚需要另一位‘武帝’。”
韩星探过身来,“不是大楚,是韩氏,女主专权,宗室衰落,这才几年工夫啊。等咱们死后,有何面目去见太祖?”
韩星在朝中向来沉默少言,以清静无为著称,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韩孺子很是惊讶,“大将军反对诸子争位?”
“争位可以,但不能由一群江湖术士做主,太后真是疯了。”
“大将军的意思是……”
韩星笑了笑,“宗室需要团结,冠军侯忘了自己的姓氏,一心依靠大臣,可还有倦侯,还有……其他人,韩氏枝繁叶茂,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子弟齐心协力,也能保住大楚江山。”
韩孺子隐约猜到了什么,这可不是他与杨奉的期望。
韩星拍了两下手掌,从外面又走进来一人。
东海王向韩孺子拱手笑道:“兄长,你会原谅我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