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韩雨宋的古玩(上) (第2/2页)
“行!那您里面请!”
说完,中年男子就同样被韩雨宋请进了会客室,等年轻店员给大家都准备好了茶水,韩雨宋就拿着一只书画锦盒走了回来,他把锦盒放到旁边一张长桌上,就邀请大家一起观赏。
何绍基是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其为人十分勤奋,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
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
他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何绍基曰:“如写字用中峰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著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
由此可见其对中峰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而这也造就了他将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的书法风格,被世人所称道。
眼前的书法作品,是一幅立轴水墨行书七言联,纸张用的是洒金笺。
洒金笺其实就是古代制作宣纸时,为了美观之类的原因,会在纸上用胶粉加上金银粉或金银箔,制成后会在彩色粉蜡笺上看见点点金银粉或块块金银箔形成,称“洒金银五色蜡笺”,也就是“洒金笺”。
除了纸张比较特别之外,这幅行书作品可谓是率意而书,纯熟而不落油滑轻薄之习,非常完美的诠释了何绍基的行书特点。
书法看上去不但吸取了金石碑刻中跌宕圆润的意态,而且融会了颜真卿书法裏沉雄磅礴的气势,形成他那既具跌宕欹侧,又含遒劲丰腴的书法韵致。
就像清代一位文人评介的那样,“由于恣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忽又如衔杯勒马,意态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无以领会其妙也。”
从中就可以看出何绍基行书中蕴含的气魄。
“好!”
眼前虽然只是一幅七言对联,但从笔法的老道和其中蕴含的意境来看,应该是一幅何绍基晚年行书作品中的精品之作,让喜爱书法的乔庆泰看到最后,忍不住大声赞叹了出来。
说实在的,乔庆泰此时也非常渴望能够把这幅对联收入囊中,但先来后到是古玩这行大家都非常重视的规矩,哪怕他和何绍基的关系再好,也不能打破这样的惯例。
看到乔庆泰眼热的模样,韩雨宋心里多少有些后悔,刚才说的时候没多考虑一下。不过他这么做也是下意识的行为,而原因则是由于这幅对联他拿到手的价格贵了一些,以现在的市场行情而言,估计得要再升值三四年才能保本。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并不怎么懂行的新人,才能让他尽快以保本的价格出手。
但事已至此,为了自己的声誉韩雨宋也只能把生意先谈了再说,但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矛盾,一方面嘛,他又不想让乔庆泰失望,一方面他又想尽快以保本的价格出手,这让他觉得很纠结。
不过,韩雨宋再怎么纠结,生意还是要谈的,于是他把中年男子带到一边,两人开始讨价还价起来,不过这个过程却并不顺利,那中年男子虽说喜欢这幅作品,但价格却压的很低,别说能够保本了,就算是正常的市场价格都达不到。
这让韩雨宋很是恼火,看着中年男子油盐不进的模样,他也有些不耐烦了,说道:“钱先生,刚才那个价格无论如何不能再低了。”
“那肯定不行!”中年男子连连摇头表示不同意。
韩雨宋刚才说的价格,已经比他的进货价格稍稍低了一些,再低的话,他还不如把这幅对联转让给乔庆泰还能赚一个人情,既然中年男子不同意,那他也表示这交易谈不下去了。
中年男子耸了耸肩膀,也没多说什么,就告辞离开了。
等中年男子离开后,乔庆泰就说道:“小韩,这人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我给的价格太高了吧?”韩雨宋呵呵一笑,就算他给的价格已经有些亏本了,但确实要比现在的市场价格高上一些,对方觉得不满意也是挺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