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珐琅彩(上) (第2/2页)
这件“痕都斯坦”花叶纹碗,以上好碧玉雕琢而成,通体晶莹剔透,琢磨的精致而细腻,碗壁通素,近足处刻卷叶及罂粟花,花心以金丝镶嵌红宝石,将玉碗点缀的精巧非凡,魅力无穷。
两侧对称起卷叶纹,自足直至口沿,外卷而成花蕾状,是为双耳,其刀法流畅自然,刻工细润,将蓓蕾柔弱娇媚之形态刻画的惟妙惟肖,令人赞叹。
乾隆皇帝曾有御诗赞誉此类薄胎玉碗:“看去有花叶,抚来无迹痕,表里都圆浑,色形若混成。”
可见其珍贵程度。
“观其作工等特点,应该可以肯定是一件清中期的作品。所以,这么一件做工精美,没有一点瑕疵的痕都斯坦玉碗,能够八万买下来,已经是物超所值了。而且你要知道当年像这类玉器,各地只进贡了八百件,所以将来升值那是肯定的。”
听周文平说完之后,就算连楚雨兰这种气质高贵的大家闺秀,也兴奋的满脸通红,虽然她平时价值比这高的古玩见的多了,但这只玉碗是她亲手买到的,感觉可以说是完全的不一样。
而一边的文玉婷和李国栋也是羡慕的紧,纷纷要楚雨兰请客,而她高兴之余也是欣然答应了下来。
一边的周嫂父亲见此,就感叹道:“没想到这么小小的一只碗,居然这么值钱。”
周嫂母亲正好做完家务出来,就说道:“老头子,要不把饿们家的那只碗也拿出来让小楚瞧瞧?”
周嫂闻言惊讶道:“爸,咱们家还有老东西吗,我怎么不知道。”
周嫂父亲没有立刻回答她的话,深思了良久,先让周嫂母亲去拿那只碗,而后说道:
“这东西是饿们家祖辈传下来的,原先也是想等过几年再传给你们,不过你身体还不好,又准备在京城生活,那现在就传给你们吧,至于怎么处理,就由你们决定。”
“爸!”
听到这里,周文平夫妇就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周嫂更是眼泛泪花。要知道周嫂父母,也不过是对普普通通的农民,当初为了给周嫂治病,省吃俭用,把钱都用在了周嫂身上,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显的有些落魄。
每当想起这个的时候,周文平夫妇总是觉得对不起他们,只能尽可能的孝敬他们,而现在这番情形,更让他们感动不已。
楚琛他们见此,内心也很受触动,从周嫂父母的表现,就可以看的出来,华国父母对儿女,那种无微不至、尽其所能的关怀。
大概过了有十分钟,周嫂母亲才抱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寒酸的纸盒,走了进来。
周嫂见此,就问道:“爸,咱们家的传家宝,怎么就用这么一个纸盒装着啊,万一破了,掉下来怎么办?”
周嫂母亲嗔怪道:“尽说丧气话,虽然这碗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过谁知道这东西值不值钱,能有个盒子放着就不错了。”
大家听了这质朴的话语都是会心一笑,把盒子打开之后,他们纷纷向里面看去。
“珐琅彩?!”
当看到里面的东西时,李国栋就惊呼了出来,现场好多知道珐琅彩价值的,也都脸上表现出了惊讶之色。
文玉婷见大家如此反应,就问李国栋道:“国栋,珐琅彩是什么,为什么你们见了都是这个模样。”
李国栋脸上还带着些惊讶之色,回道:“珐琅彩是一种清朝时期的贡瓷,至于为什么如此珍贵,我到是知道一点。”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叫做瓷胎画珐琅,它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
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非常的盛行。
清代后期虽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它的一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