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一章 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 (第1/2页)
苏妍抱着方辰的胳膊,懒懒的躺了下来,并且似乎还有些嫌弃,脑袋在方辰的怀中滚啊滚的,换了好几个地方,这才彻底安生了下来,发出一声惬意的哼唧声。
苏妍得意的喊道;“啊!我亲爱的枕头啊!好久没见,你想我了吧。”
听了这话,方辰的脸瞬间滑下了三根黑线,无可奈何的看了苏妍一眼,嘴巴动了两下,想抗议两句,但最终还是闭嘴不言。
他堂堂华夏和俄罗斯双料首富,世界上有数的大富豪,在苏妍这里所起到的作用竟然跟个枕头差不多,简直是他的奇耻大辱,人生黑点。
最近这半年多,也不知道是因为高考结束,心神放松,还是说大学的课业太重,苏妍跟他一见面,要不了多久就跟瞌睡虫附体一般,昏昏入睡,恨不得一天睡够十二个小时,并且还喜欢枕在他的胳膊,大腿,胸膛上。
最气人的,还美曰其名,他就是她枕头。
说真的,要不是方辰可以很清楚他和苏妍之间,还没做过什么以下内容不可描述的事情,他真以为苏妍怀孕了,要不然哪来这么大的瞌睡劲。
“苏妍,我问你,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方辰轻轻抚摸着苏妍的脑袋问道。
苏妍紧了紧怀中方辰的胳膊,毫不犹豫的说道:“跟你在一起。”
方辰忍不住笑了一声,笑声中充满了欢喜和得意,但又接着问道:“我是说事业上,比如你为什么会学材料学。”
“像爷爷,像姥爷,像你这样为华夏做点贡献,做个有用的人……”
说到这,苏妍有些羞涩的吐了吐舌头,“如果可以的话,拿个诺奖回来……”
听到苏妍说前半句,方辰是高兴的,自己能在自家女朋友眼中跟方副阁揆,柳副枢密使两位战功赫赫,功勋卓著,为国家为社稷做出无数贡献的存在相比,无疑是件极为长脸的事情。
但听到后半句话,方辰不由翻了个大白眼,只要是正常人都会知道,诺奖究竟是怎么一个份量。
诺奖是这世间无数科学家的终极梦想,代表着科学界的巅峰,但获得者着实寥寥无几,更别说苏妍还是个华夏人。
诺奖虽然贵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但实际上已经沦为了西方的政治工具,诺奖的评审委员会将奖项颁发给谁,往往存在大量的政治考量。
而其中有一条最为明显的,就是对苏维埃,对华夏这种红色国家的歧视。
华夏在前世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制造业占全世界制造业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工业总值是美国,东倭,德国三国工业总值加起来的综合,研发出来的先进科技如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除去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的华夏天眼不谈。
除去世界独一无二,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华夏独有的量子卫星不谈。
除去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卫星不谈。
除去只领先美国的,一发入魂,已经具备实装的电磁炮不谈。
除去高铁,歼20,风力发电,世界唯一的±1100kV特高压变压器,世界第一的龙门吊不谈,仅仅说一些华夏老的科技成果。
在1965年,华夏就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1998年,中科院申城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1984年,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
袁隆平在1973年便培育出了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而杂交水稻养活了亚非拉数亿的人民,避免了上千万的人死于饥饿当中。
这些在世界上声名远扬,造福无数人类的卓越成就,都没有获得诺奖的青睐,如果说其中没有猫腻,没有对华夏的打压那真是在睁眼说瞎话。
甚至就连苏维埃这样跟美国斗的旗鼓相当,并称为世界唯二的霸主级国家,研究出无数黑科技的存在,也不过十五名诺奖获得者。
跟美国三百多名诺奖获得者相比,简直就是可笑至极。
难道苏维埃的科技水平跟美国相比,真的有十五名对三百名这么大的差距吗?
恐怕未必吧。
所以说,苏妍作为一个华夏人,想要获得诺奖的可能,简直是难如登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再者说了,材料学虽然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三大科技支柱之一,但实际上能被前人探索到的,基本上都被前人探索到的,基本上很难见到能够让世人真正眼前一亮,能将世界改头换面,能获得诺奖的黑科技。
在前世,也就是纳米材料,石墨烯……
石墨烯?
想到这石墨烯,方辰的神情骤然变得有些怪异了起来。
过了数息,方辰瞅了一眼躺在他怀中一动不动的苏妍,这大概就是真正的躺赢吧。
如果是别的学科,他真的没有半点的办法,但材料学,他大概还真能送给苏妍一个诺奖。
而此时,抱着方辰胳膊的苏妍,浑然不知,方辰已经提前为她安排好了诺奖,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仿佛方辰的怀抱就是她最温暖的港湾。
不过说真的,从昨天晚上一直折腾到今天早上,尤其是除夕那顿饭,费劲吧啦的说服两家老爷子,同意她来找方辰,早已经将她耗的是筋疲力尽。
……
方辰等一行人的车队再次开回到了村中。
此时已经是早上九点半,沉寂一夜的村落早已苏醒,到处可以看到袅袅炊烟,以及穿着新衣服,拿着新玩具和鞭炮,蹦蹦跳跳的孩童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