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 他倒霉的日子就快到了!” (第2/2页)
研讨会结束不久,盛世图书就启动了《活着》签名售书活动。
燕京、申城、西京.
《活着》一下子火了。
当然,并非都是赞美,也有批评的声音,王硕就在自己的文章公开点评道:“《活着》写得没有别人好,余桦写不过阎连科,刘震云,简单地说,他的作品,无非是模仿和抄袭。”.
余桦自然也并不会回答。
“今年的文坛好热闹。”
这是许多作家学者,甚至读者最大的感受。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申城,一次看似普通的文艺理论讨论会,掀起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学术讨论,又从文艺理论界蔓延到全国社会各界,成为一项影响深远的公共文化事件。
事情还要从去年(1992年)夏天说起。
《申城文学》杂志“批评家俱乐部”栏目打算恢复。计划借助华东师大,复旦大学,燕京大学,燕京师大等几处批评重镇,以对话的方式开始针对当下文学和文化现状,发表看法。
华东师大的几位经常聚在一起,观点又比较接近的青年学人决定加入,约定的成员有王晓明、徐麟、张宏、崔宜明、张柠等。
此时几人的身份是:王晓明: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
徐麟华东师大中文系文学博士
张宏、崔宜明:华东师大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张柠:华东师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文学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1993年下半学期开学之后不久,此事又重新提上日程。
对话就在徐麟的9舍625室进行。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文学已出现危机,“公众文化素养的下降,人文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
当然,这些青年学子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集中当前两种比较流行的文化上。
第一:王硕的痞子文学。
认为“王硕创作的是就是典型的媚俗文学,他的作品总的基调是调侃”,从“王硕现象”和“玩文学”派深受欢迎的背后,更说明“重建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第二:张亿谋电影的商业化倾向: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认为“导演过多对于后现代主义”之类“新潮”艺术的迷恋,而忽略了作品价值取向上的陈腐性。”
整篇文章以座谈会记录的形式发表在了《申城文学》上,题目叫《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此后,《读书》、《东方》、《十月》、《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相继转载,并发表评论,参与者也接到了许多读者来信,一场持续整整三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拉开序幕。
不过此时的原本很热闹的秦省文坛却变得平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