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解决方案【求首订!!!】(1/5) (第2/2页)
常浩南微微点了点头。
601所的工程师们果然还是选择了和后世一样的解决方式。
实际上从当下的角度出发,也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机翼上表面的气流会自动向翼梢流动,相应的,附面层也会逐渐向翼梢堆积。
堆积起来的气流最终会在翼梢分离,而这个分离过程会带来很大的剪切力,导致机翼发生明显的弹性形变,从而引发副翼效率降低甚至反效。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机翼上表面增加一对挡板,把横向移动的气流拦住。
也就是翼刀。
不过,还是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但是柳总,现在的歼8-3机翼上已经有两对翼刀了,如果再增加一对的话,是否有点……”
翼刀虽然简单有效,但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其工作原理本质是让前缘涡提早破裂,因此减小了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对于飞行性能也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而且设计太多组翼刀在观感上也比较不好。
“是否可以考虑把三组小型翼刀融合为一组大的翼刀,就像歼6那样?”另外一个人询问道。
不过很快遭到了否定:
“那只能减少一点点重量而已,对升力和过失速能力的影响反而更大,对于歼8-3这么大一架飞机来说得不偿失了。”
激烈地讨论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仍然没有得到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的方案。
终于,有人把视线投向了一直低头看着手中的报告没有开口的常浩南。
“常博士,既然是你发现了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会议室里逐渐安静了下来。
常浩南站起身,走到了贴着试飞结果和设计图的黑板旁边。
“首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常浩南转过身,看着面前一众工程师说道:
“经过过去几天整个数字化设计组的努力,已经基本完成了歼8-3原型机气动和结构设计的参数化建模,因此修改设计所花费的时间应该会比预计中更低。”
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成果。
飞行器气动外形优化设计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气动外形进行评估,因而需要反复对飞行器气动外形进行修改,以期改善其气动性能。
而一旦有了参数化模型,就可以通过改变设计参数来驱动几何模型变化,从而大大缩短几何模型建模周期。
林示宽带人搞了一年半都没太多实质性进展的任务,常浩南过来之后还不到十天就解决了。
虽然后者并未提到自己的名字,但几乎所有人都默认这是他深藏功与名的表现。
于是又响起了一阵掌声。
常浩南伸出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先低调:
“至于机翼的改进方案,我也确实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常浩南拿起一支没有削过的铅笔,在设计图上面比划着继续说道:
“增加一对翼刀的思路是没问题的,但根据我的模拟结果,机翼表面横向气流最密集的区域是机翼后缘附近。”
“因此我认为可以把本就存在的上下副翼铰链整流罩扩展为后缘翼刀,这样增加的死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在观感上也更接近原来的双翼刀。”
“同时,可以在机翼设计中引入前缘装置,比如前缘襟翼或者前缘缝翼,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翼刀对在中低速度段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造成的影响,甚至可以大大改善飞机的低空低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