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洛空指点刘玄德 (第2/2页)
河内太守夜奔其行辕,愿意舍弃诸侯之位,投奔成为他麾下一卒。
而自己呢?
年幼之时还敢指着村前的大树说,当乘此华盖,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不算是一事无成,但距离匡扶汉室大业还差得远。
刘备一直在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这样的身份地位,到了那个时候,他一定能与志同道合之人,将现在这个破破烂烂的汉室彻底砸烂,光复先汉孝文、孝武、孝宣皇帝的大业。
洛空见到刘备望着自己出神,于是笑着问道:“玄德公所思何事啊?”
刘备从幻想之中惊醒,听到洛空所问,自然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所思所想,于是讪讪笑道:“只是一些私事罢了。”
洛空没有多问,五人向外走去,洛空微微感慨道:“玄德公,太平军大军压境,恐怕战事之起,就在这几日之中了。
之后还要多多仰仗玄德公的结义兄弟,否则这张角如同项王一般冲阵,万一前军顶不住压力炸营,席卷中军以及后军,恐怕就要迎来一场大败了。”
说罢这番话,洛空思索了一下又说道:“玄德公,只要你或者云长、翼德、子龙在此战中立下功劳。
在战后我一定为你在中原的州郡之中,保举至少一个刺史或者太守的位置,由伱挑选刺史还是太守,我再送你一千精锐骑兵,三千匹战马!”
轰!
洛空这番话直接将刘备震住了,毕竟这实在是太过于大手笔了。
有识之士都能看出,就算是这一战能打赢,但是想要将现在纷乱的天下平定下来,还是要依靠各地的刺史以及太守这些地方诸侯。
刺史以及太守将会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之内最有权力的人,刘备的地位将会在短时间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洛空甚至还考虑到现在刘备手中不过数百人,还直接送他一千精锐骑兵以及三千匹战马,这样刘备就能坐稳太守之位。
刘备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直接就是深深躬身作揖,哽咽道:“君侯大恩,备无以为报,唯有不惜此命,奋勇而战而已。”
至于洛空可能是欺骗他刘备从来没有想过这种可能,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洛氏子,千年以来,最是讲求一个信誉,就连诈降这种计策,洛氏子都是不用的。
谁怀疑洛氏子不讲信用,谁就没有脑子。
洛空望了望关张赵三人,又望了望刘备,这些时日和刘备这几人接触以来,他就觉得刘备着实是个人物。
麾下又有关张赵这三员万人敌的猛将,恐怕很快就能起飞,自己不过是用一个举手之劳来助他一臂之力而已。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算是刘备自己都不知道,洛空最喜欢他的一点是,他这个人把老百姓当人看。
皇甫嵩说洛空妇人之仁,从中就能看出洛空的性格,他虽然是沙场宿将,为了胜利能不看重伤亡,但从骨子里是一个典型的洛氏子。
刘备的这种性格,实在是太过稀少可贵了。
在虚无天界之中,姬昭望着这一幕,他知道洛空心中所想,他也颇为感慨,刘备生在这个时代,却有这样的思想,这是何等的可贵呢?
洛空见到刘备感动,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是没忍住说道:“玄德公,人生在世上,皆是父母所生养,但是许多人因为权位渐高,就漠然生民之生死,这样的人,我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
你不一样,有一颗少见的仁心。
我思虑你出身卑微,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真正的寒门子弟。
人在卑微时,有一颗仁心,这不稀奇。
但日后成为权贵之后,万望谨记今日之大愿,万望谨记今日之志向,我不希望看到你日后变成皇甫嵩或者那茫茫多的勤王诸侯一类。”
刘备万万没想到无双侯洛空竟然会对自己说这么一番话,两人相交的时日并不算是多,这番话实在是有交浅言深的嫌疑。
但是正因为这样,刘备才更加听出无双侯洛空对自己的看重和期望,尤其是最后一句,无双侯洛空竟然用太尉皇甫嵩以及勤王诸侯来和自己作比。
刘备又能说什么呢?
他带着丝丝苦笑道:“我刘玄德不过是个卑微的小吏罢了,天下之间没有名姓,四海之内没有声望,又何德何能与诸位勤王诸侯相提并论呢?”
洛空闻言却狂笑起来,他指了指自己,然后对刘备笑道:“邦周之时的旧事我就不提了,你们都是冲阵的猛将,史书应当是没有读过许多。
就说大汉之事,韩武穆从一介白衣一跃而起成为高皇帝的大将军,丞相贾谊短短数年就直升任三公九卿。
这种事数不胜数,关键就是要有能力,还要有贵人赏识。
你刘玄德难道没有能力吗?
我洛空难道还算不上贵人吗?
这一战最多一年就能结束,若是你能不死的话,一年之后你就是两千石的太守,凭什么不能和那些勤王诸侯相提并论呢?
那些勤王诸侯也不过就是一些两千石而已。”
洛空能不能算得上贵人?
当然算!
他若是不算,那整个天下都没有几个人有资格,这霸气的一番话,竟然让刘备有些激动起来。
又是深深地躬身作揖,朗声道:“君侯,备明白了!”
关羽和张飞见到无双侯洛空竟然这么赏识自己大哥,眼中纷纷冒出惊喜之色,有无双侯的提携,恐怕大哥很快就能功成名就了。
赵云出身冀州,本就对洛氏颇有好感。
现在又听到洛空称赞刘备有一颗仁心,他也是那种非常仁义的人,不禁对刘备的好感愈发深刻,决定再看看,如果刘备符合自己标准的话,就拜为主公。
————
龙武三年,帝念无双肃穆侯功大恩重,加封忠肃王,又谓太子及群臣曰:“朕常思忠肃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惟仁惟义,能得人心,太子勉之。”——《季汉书·宣烈本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