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振奋小说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节 正确的道路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节 正确的道路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节 正确的道路 (第1/2页)

未央宫之中,刘彻放下手里的奏报。
  
  嘴角微微一笑,道:“这两年应当不会有战事了……”
  
  北匈奴的军队,已经开始做起了西征的准备了。
  
  他们大约需要花费三个月时间集结军队、准备物资,同时扫清道路。
  
  然后以大宛为根据地,越过葱岭,向中亚进军。
  
  这一次,匈奴人似乎打算从西边狠狠抢一次,大夏和月氏人恐怕要遭殃了。
  
  且,以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匈奴人大约准备在葱岭西侧建立一个殖民地。
  
  这在北匈奴贵族口中,被称为后路。
  
  一旦未来,打不过了,那就跑路。
  
  必定不会在东亚与不可力敌的汉军死磕。
  
  这很正常,很符合游牧民族的思维。
  
  史书上,月氏、匈奴、乌孙、突厥等,都是在东亚这个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战场被人驱赶去了西方。
  
  对刘彻来说,虽然不希望匈奴人在西征之中获益太多。
  
  但他现在也管不了匈奴人。
  
  毕竟,隔着一个河西走廊和大戈壁,汉军不可能飞过去将匈奴人吸引回来。
  
  况且,中国也没有义务去帮月氏人、大夏人挡枪。
  
  今时今日的汉室,也已经不再惧怕匈奴人得到任何加强了。
  
  即使退一万步,匈奴人征服了印度,那又如何?
  
  不过为王前驱罢了。
  
  这是建立在汉室国力不断增强的现状上的。
  
  在这西元前,人口就是国力,人多就是力量。
  
  而如今汉室人口以平均每年百分之八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耕地面积也以每年百分之十的速度增加。
  
  仅仅是在安东,过去四年,就已经新拓荒土地将近八百万亩,年产粮食接近两千万石,足以养活六百万人口。
  
  是以,如今,安东正在从粮食输入地区,变成了粮食输出地区。
  
  它开始反哺内陆。
  
  安东的大商贾和贵族,更是不要命的拼命从内地吸引各种移民以及无地百姓过去开荒。
  
  到这一步,安东的大开发可以说成功了。
  
  而对汉室来说,因为安东大开发的成功,是以,仅仅是各个屯垦团,每年就可以结余粮食数百万石。
  
  现在还好,这些多余的粮食,通过海路,运到了齐鲁和燕蓟地区,填补去年战争带来的亏空,同时赈济难民。
  
  但未来,当地粮食的结余速度必定会越来越多。
  
  这些粮食,成为了刘彻手里最大的王牌!
  
  有了它们,汉室政权的稳固,几乎不可动摇。
  
  如今,唯一的问题只在于,怎么利用它们?
  
  “安东明年粮食结余量可能达到八百万石!”刘彻看着摆在案几上的薄世的报告,托着腮帮子想了起来。
  
  如此多的粮食结余和库存,主要原因是因为屯垦团。
  
  大大小小数十个屯垦团在过去四年,在安东全境拓荒土地超过四百万亩。
  
  而且,由于采用集体耕作和管理模式。
  
  是以,一般乡村需要担心的什么水利啊灌溉啊技术啊,在屯垦团面前都不是事。
  
  集体的力量,使得屯垦团的辖区,水利设施繁多,各种渠道林立。
  
  甚至连晾晒粮食的场所和脱粒去壳的各种器械,也一应俱全。
  
  而在技术上面,更可以得到来自少府、大农的直接援助。
  
  更不需要担忧官僚问题。
  
  对军队来说,官僚那是什么?好吃吗?
  
  特别是今天的武人地位崇高,身份尊贵,影响力巨大。
  
  那个官僚敢随意忽悠和拖延他们的事情?
  
  就不怕被将军列侯吊起来,扒光衣服,挂到长安的市集之上吹风?
  
  论暴力,十个官僚也不是一个武将的对手!
  
  以前文官士大夫们还可以用智商碾压,与武人玩文字游戏和程序游戏周旋。
  
  但现在,武夫都已经懂知识了。
  
  武苑的存在,使得在过去数年,汉室军队的大部分都尉以上军官和一半以上的校尉,都接受了严格的长期或者短期培训。
  
  武人自己手里也有着权势和金钱,私底下也聘请着士大夫文人为自己上课,解读文书。
  
  所以现在,文官士大夫不跳还好,敢跳,武将就敢抽。
  
  而且,绝对会抽!
  
  另外,安东地区肥沃的黑土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是以,屯垦团的亩产,每年都在创新高。
  
  在去年,所有屯垦团的土地,平均亩产超过了四石。
  
  今年更是可能达到四点半。
  
  产出的粮食,基本上三分之一是自用,其余的全部上缴国库。
  
  等于说,汉室现在已然成为了天下最大的地主。
  
  握着这海量的粮食,等于握着一张王牌。
  
  去年燕蓟之战,安东地区和齐鲁地区就紧急抽调了两百万石以上的粮食供给军需。
  
  战后恢复至今,安东又先后抽调三百万石粮食赈济难民,填补燕赵粮仓空缺。
  
  但成本也是巨大的。
  
  虽然,走海路,海运廉价。
  
  但粮食到了港口,终究还是要靠人力和畜力,运往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内陆。
  
  战争期间还好说,为了战争胜利,国家可以不惜成本。
  
  但在和平时期,却不能长久如此。
  
  况且,刘彻甚至,在未来,汉室的粮仓肯定会从北方变成南方和安东。
  
  吴楚熟,天下足。
  
  安东获,不缺粮。
  
  但问题是,粮食产出来的,总得运到需要粮食的地方卖掉,百姓和农民才能有收益。
  
  现在还好,安东基本都是屯垦团模式,老百姓种的粮食自己够吃就行了。
  
  但未来,屯垦团一解散,大批大批的移民,看着手里的粮食卖不出去。
  
  而内陆地区,因为水旱蝗灾等各种原因,却发生着饥荒。
  
  粮价数百钱一石,民众易子而食。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而是事实,且就发生在汉室,发生在文景之治时期。
  
  石渠阁的史书和档案里,就有着十数次饥荒的记录,易子而食出现了七八次。
  
  所以……
  
  刘彻打算,大搞基建,尤其是内河运河以及轨道交通建设。
  
  搞基建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功在当地,利在千秋的。
  
  后世米帝为何那么强?
  
  因为罗斯福时期,修建起了贯通全国的高速公路、各种大型水利设施以及庞大的铁路系统、飞机场。
  
  从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米帝几乎建造了它在后来所拥有的一切交通、水利和公共设施。
  
  以至于,到了新世纪,米帝依然受益无穷。
  
  而中国崛起,也与基础建设强大有关。
  
  高速公路、铁路、高铁、机场、港口、水库、大坝……
  
  所有的这一切,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动力。
  
  不过,在西元前搞基建,却是必须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的。
  
  尤其是前有秦始皇,后又隋炀帝。
  
  所以,刘彻一直不敢玩的太大。
  
  但经过这些年的蛰伏和发展,尤其是通过在关中大搞基建,锻炼出来了一个成熟的承包体系,又通过战争,建立起了一个规模较大隧营部队。
  
  如今的刘彻和汉室,已经有了一定的底气,来挑战一下这个难度了。
  
  当然,怎么挑战,也是有讲究的。
  
  像杨广那样,想要一口吃个胖子,那不是撑死,大约就是会被打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